标题:张译个人资料简介(娶大6岁二婚带娃女主播,结婚16年却选择丁克) 内容: 2020年5月19日,影片《悬崖之上》杀青片场。 张艺谋举着喇叭对所有人说:张译是个非常非常优秀的演员,非常敬业,有这样的好演员,中国电影是大有希望的。 一旁捧着鲜花的张译,像做错了事的小学生般不自在。 这天,拍摄张译最后一场戏,就是他暴露之后,被敌人抓住受刑那一段。 勒脖、捆绑、鞭抽、灌水,张译拒绝了用替身的提议,要自己亲自上。 到最后电击那一段,张艺谋表示这种做法太危险,只拍近景,演员只要表现出那种痛苦的感受就行。 张译觉得,没有亲身体验过,演得再像,终归是自己的想象。 他要来真的! 于是工作人员反复确认道具,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后,张译真的感受到了电击穿遍全身的那种酸、麻。 遍体鳞伤的他,每一块肌肉都在颤抖。 监视器后的张艺谋,看得头也没抬,连连竖起了大拇指。 张译的表现,让所有人折服,这也是张艺谋少有的公开夸奖一个演员。 虽然合作过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贾樟科等一线大导,主演过《士兵突击》《鸡毛飞上天》《狂飙》等多部口碑爆棚的影视剧。 但入行20年,张译面对观众的喜欢和导演的夸赞,他仍然很惶恐。 我真的有这么好吗? 这是客套呢还是客套呢? 金鸡、百花、白玉兰、金鹰等,国内最高级别的奖项,都证明了,张译,真的有这么好。 演艺工作之外的张译,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? 012005年3月份,《乔家大院》拍摄现场,张译拘谨地站在男主角陈建斌身后。 导演胡玫指着瘦小的张译问今年多大了? 张译老老实实回答27。 胡玫接着说男演员28还没混出个名堂来,就不适合干这个了! 张译一听,第一次感觉到,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。 1978年出身于音乐之家的张译,阴差阳错之下,成了哈尔滨话剧学院一名自费生。 在看了两场大型话剧之后,张译被演员们的表演彻底征服,他第一次感觉到,话剧还有这样的魅力。 那段时间,张译在剧团逢人就问前几天那两场你们看了吗? 太刺激了! 剧团一个前辈,听张译说了这些感受,对他说要真这么喜欢,去北京吧,去了北京天天都能看话剧。 这句话,成了少年张译心里的一盏明灯。 北京,就是他心中的圣地。 然而真到了北京,张译才发觉,自己像一个闯入者,贸然进入了不属于自己的领地。 军艺、中戏、北电,几所他心仪的学校,将他挡在门外。 原因无外乎同一个,他没有表演基础,他长得就不是当演员的料。 心灰意冷之际,张译看到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招生,行,只要能学表演,就去吧! 1997年,张译穿上了军装,成为文工团一名新兵。 这一年,他19岁。 动作笨拙、肢体不协调、表情僵硬战友对张译说:你这样的能做演员,倒有鬼了! 团里教表演的指导老师也说他,基本功不扎实,人松松垮垮的,站没站相,脖子这么长,人又瘦,哪像做演员的。 转机的出现,要感谢出生于教师之家,他从小受到父母的熏陶。 开会、作报告时,张译写字很快,字迹也挺漂亮,于是被指派做文书工作。 写串场词、写报告、兼文艺汇演节目主持人,张译觉得,这些工作,让他离表演舞台更远了。 好在他笔杆子过硬,越写越顺滑,还一路写到政治处,成为宣传干事。 提干后的张译,除了排练话剧、广播剧,有时也到剧组跑跑龙套。 《乔家大院》里,他扮演男一号陈建斌身边的小随从。 听到胡玫说28岁还没出头,就不要指望吃演员这碗饭,张译才知道有点着急。 27岁37岁跑龙套,47、 57还跑龙套吗,一辈子跑龙套吗? 《乔家大院》拍成之后不久,张译终于迎来了人生第一个转折点。 不过,此时他并没有意识到,这会改变自己的命运。 02在听到导演那句话之前,张译甚至没有想过什么时候会离开部队。 2004年之前,是张译军营岁月里最幸福的一段时光,有喜欢的话剧,还有甜蜜的爱情。 那个她,是张译在文工团的战友。 她高挑的个子,明亮的笑容,性格开朗,爱说爱笑。 在她的影响下,原本有点内向的张译,变得很健谈。 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:话剧,文学,表演,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。 一来二去,两颗心渐渐靠拢了。 部队经常下乡演出,她是主持人,穿上军装落落大方,英气又温婉。 张译负责写串场词,写好之后两人一起修改、字斟句酌,然后他帮她背词。 看心爱之人在台上行云流水地念出自己笔下那些文字,张译心里满满的幸福。 有时,他们也去进行军事报道。 她是出镜记者,张译负责新闻撰写、幕后解说。 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,琴瑟和鸣。 这样的日子毕竟少,多数时候,要在部队训练、排练。 部队禁止恋爱,两个人只好把浓郁的感情压抑再压抑,只等夜深无人再一诉相思之苦。 洗衣房、厕所、饭堂,都留下了张译和女朋友难得的相聚足迹。 有一次,女朋友在张译生日前给他买了一件衬衣作为礼物,可是两人太忙根本没有见面时间。 生日几天之后,两人才终于有机会,约在公共厕所那里碰面。 女朋友让张译脱下衣服试下衬衣,还没等他把扣子扣好,外面传来巡逻班长的声音。 张译赶紧脱下衬衣,换上军装,女朋友手忙脚乱把衬衣塞进袋子里。 两人屏住呼吸,相视一笑。 这种日子,紧张又甜蜜。 再甜蜜的爱情,也要面对现实。 不曾想女朋友和父母坦白了恋情,却遭到了当头棒喝。 她父亲是车管局局长,母亲是戏曲团的演员,家里就一个宝贝女儿。 他们希望女儿找个家世相当的,匹配的另一半,而不是像张译这样过了今天不知明天的北漂。 尤其是女孩母亲,她觉得张译长相太一般,根本不太像演戏的,倒像个大队会计。 还说他的脸像被屁股坐过一样平门户之见,外形羞辱,这段恋情终归在重重阻力之下土崩瓦解。 分手之后不久就是建军节,借着聚餐的机会,张译找女孩说了很多。 这次谈话,张译没有透露具体细节。 总之就是桥归桥,路归路,祝福彼此找到幸福。 这次相聚之后第四天,张译在外地演出,突然接到电话,女孩出车祸了,很严重! 张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,2004年8月5日。 虽然经过全力抢救,他曾经心爱的女孩,却再也不能跟他打闹嬉戏,再也不能站起来,甚至,她都不能再说话。 她成了植物人,静默地躺在床上,任凭父母哭诉,任凭张译呼唤,她始终不曾睁眼。 部队没有任务的时候,张译总是到医院,陪在女孩身边。 他希望出现奇迹,希望女孩能挺过来。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2006年。 这一年,张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,希望他来参演电视剧一个角色。 这是张译四年前排练过的军营话剧《士兵突击》。 这也是张译做演员以来戏份最多的一部戏,他牢记胡玫的话,这一年他刚好28岁,他格外珍惜机会。 经过慎重考虑,张译决定提交转业报告,专心拍戏。 顺利拍摄两个月之后,张译在剧组接到了领导的电话,他的转业报告批下来了。 这一天,正是拍到史今退伍,和连长坐车经过天安门。 8年军营生活就要结束,史今也从此要告别部队,告别三多和连长战友们。 张译一时情难自控,哭到不能自已。 《士兵突击》播出之后,并没有引起多大水花。 不过,这也意味着能正式转业了。 和张译一样高兴的,还有钱琳琳。 03钱琳琳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,兼主持人。 张译在部队排练话剧、广播剧,经常要和电台打交道,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。 不过两人仅是工作点头之交。 直到那次,张译排练之后走出演播大厅,外面下着雨,他在楼檐下等雨停。 钱琳琳撑伞出来,打过招呼之后,她把伞扔给了张译,自己跳上了一台的士。 之后,借着还伞,张译主动找到钱琳琳,表示要请客答谢她美救英雄。 或许是压抑太久,张译太需要有一个倾诉对象,他和钱琳琳聊了许多。 聊了自己因为长相没有考上心仪的戏剧学院,因为家世外貌被前任女朋友的父母嫌弃。 他还聊到女孩出车祸,他觉得要是没分手,自己陪在她身边,她或许不会有事彼时,钱琳琳也刚结束一段不合适的婚姻。 前夫是围棋少帅,工作和生活一板一眼井然有序,但钱琳琳文艺细胞活跃,经常有一些奇思妙想,前夫很不能理解。 二人爱好也不同,前夫只想在家看看书,下下棋,钱琳琳喜欢看话剧,喜欢舞台表演,也喜欢去KTV唱唱歌。 两个人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。 加上前夫和电视台女记者关系不清不楚,更是加剧了这段婚姻的解体。 这次互诉衷肠,张译对钱琳琳抱以深切的同情。 钱琳琳也被张译对前女友的深情所打动,在听他说要一生一世照顾植物人前女友的时候,钱琳琳眼里泛着泪花。 尽管张译比钱琳琳小六岁,但部队生活早就把他锻炼成一个成熟的男人。 更难得的是,钱琳琳带着刚满一岁的儿子,张译也丝毫没有觉得介意,甚至因为这个,更同情她。 2006年底,在双方几个亲友的见证下,张译和钱琳琳低调领证结婚了。 婚后,他的生活也并没有什么改变,还是舞台、剧组两边跑。 直到2008年,《士兵突击》重播,一下席卷了全国,所有演员都不同程度地火了。 张译也从一个小透明,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。 借着《士兵突击》的热度,他又主演了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《生死线》《辣妈正传》等多部电视剧。 凭着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,扎实稳定的发挥,在不同的戏里,张译拿出了让人信服的表演。 他合作的对象,也从电视剧导演过渡到知名的电影导演。 《搜索》《亲爱的》《山河故人》《追凶者也》,金鸡、百花等份量级奖杯,也终于花落他手中。 张译火了! 大小银幕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,一部部精良的制作,都能看到他精湛的表演。 只是遗憾,他这些成就,前任女朋友看不到了。 042014年,在成为植物人整整十年之后,她去世了。 张译非常遗憾,在她最后离开的时候,没能陪在她身边。 但是女孩父母,包括曾经相识的战友,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他有微词。 他们都能作证,这十年,张译一刻也没有遗忘她,一直尽自己所能,帮助她治疗。 张译做这一切,钱琳琳都非常支持他。 他们两人的感情,经过十几年相依相守,也历久弥坚。 共同生活十几载,张译和钱琳琳再没有生一男半女。 张译曾对身边朋友说,我已经有儿子了,还要再生孩子做什么? 他和钱琳琳的婚后生活,也低调到不能再低调。 除了和相熟的朋友聚会,平时根本看不到他们的身影。 在大众视线之外,他们在认真经营着生活,他的事业也稳步高升。 《八佰》《金刚川》《红海行动》《一秒钟》,张译成功登顶200亿票房影帝。 拍《红海行动》时,他的脚严重骨折,他硬是坚持着拍到杀青;拍《一秒钟》时,张艺谋要求他再瘦20斤,于是他就连续20天一点面食也不吃,真的瘦下来了;本文开头提到的《悬崖之上》,除了用肉身体验电击,他还在雪地和沙溢互搏时,把真刀(去了刃)插进了嘴里张译用自己的行动,20年如一日,向那些曾经不看好他的人证明了,他能行,他就是吃演员这碗饭的。 就像一棵小树苗,20年坚持浇水、施肥,终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。 在那些寂静无人关注的时刻,没有人知道,一棵树怎么发芽,怎么生长,怎么走过风雨的洗礼,迎来灿烂的阳光。 张译凭的,是多年如一日的自省,谦卑。 在剧组,他是热心肠的前辈,他把自己对表演的理解倾囊相授,甚至一个动作一个表演,他亲身示范,教其他人怎么演。 《狂飙》剧组,多个演员现身说法,感谢张译那些精巧的构想,感谢他为他们设计的高光时刻。 张译的诚恳、友善,同行看在眼里,观众也看在眼里。 2月6日,作为优秀演员代表,张译登上了《新闻联播》,还发了言。 他本人和工作室,没有任何宣传与营销,观众还是看电视才知道。 但人红是非多,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,充斥着网络。 2023年2月10日,在各种不靠谱的传闻持续发酵半个月之后,张译的工作室第一次发了严正声明。 辟谣耍大牌,否认加戏,没有霸凌小演员清者自清。 相信正如张艺谋所说,中国演艺圈有了张译这样的好演员,影视行业大有希望。 发布时间:2024-06-09 07:06:56 来源:番茄网 链接:https://www.leida518.com/article/689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