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《小巷人家》为什么庄超英这么愚孝? 内容: 记得之前大家讨论《半生缘》的时候,在说到怎么解决顾曼桢父亲死后留下的家庭困境时候,就有人提出,当时曼璐已经念到中学快毕业了。 应该全家勒紧裤腰带,先把曼璐供出去,两个小男孩找个学徒活干一干。 等曼璐找到工作了反哺家里,经济上也就轻松了。 现在《小巷人家》里庄超英告诉你,这样做不行。 对于庄超英来说,小时候父母勒紧裤腰带吃苦受累,一家一家借钱用来供他读书这个印象太深刻了。 深刻到他要用一辈子来偿还这个恩情。 都在骂庄家父母偏心,好像没有人看出来,对于庄家,对于庄家兄妹三个来说,在当时,庄家父母的做法是最合理的。 家里经济近乎赤贫的情况下,老俩口选择先勒紧裤腰带供老大庄超英读完了中专,做了老师,吃上了商品粮。 然后再由老大的工资反哺家里,供老二,剧里鹏飞的母亲,学了护士,在卫生站工作。 也算是工作稳定,有了一技之长。 也因为家底太薄了,于是耽误了老三赶美。 赶美既没有学历也没有技能,于是当母亲的把自己的工作留给了赶美。 你看,如果故事到此为止,庄家的生活应该和和美美才是。 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。 因为赶美没有学历没有技能,也就勉强有个工作,工资也不高。 这就成父母心中一辈子的亏欠。 对于庄家父母来说,老大老二都培养好了,至少是尽最大能力培养到自己能培养好的顶格了。 但老三没有培养好。 老大有学历,这一辈子工作不愁了。 老二有技能,这辈子总算不会饿着了。 老三怎么办呢? 自然只能靠做父母的用余生来慢慢拉扯,试试看,能不能把他们的生活质量往上提一提。 假如老三伶俐一点,靠父母的这点歉意就足以拿捏他们一辈子。 是啊,你们给哥哥姐姐花了那么多的钱,堆了那么多资源。 怎么轮到我就没有了呢? 怎么我就被你们养成这个鬼样子呢? 父母的愧疚心和补偿心理一下就被勾出来了,只能用余生去补偿赶美了。 所以一开始,庄超英寄回家的工资,是用来供养一家人的。 鹏飞母亲的学费,从这里出。 赶美的学费,从这里出。 后来鹏飞母亲学出去了,赶美也该恋爱结婚了。 恋爱结婚的经费呢? 赶美自己是出不起的,老俩口自己的能力也有限。 怎么办呢? 只能找家里唯一的“财主”庄超英拿。 何况自古以来都是“长兄如父长嫂如母”,意思是如果父母死去,哥哥嫂子对弟弟妹妹是有扶养义务的。 现在父母虽然没死,但已然没有什么能力了。 你们做哥哥嫂子的,好意思不管吗? 当然不好意思了。 “长兄如父长嫂如母”我们现在看,不过是普普通通八个字。 但在我们父母年轻的时候,这八个字是有社会舆论基础和道德力量的。 潜台词是,弟弟妹妹们都过得这么苦了,当初父母那么难把你供出来。 你现在日子好过了,就能不管弟弟妹妹了吗? 能吗? 当初弟弟妹妹们省吃俭用才有钱供你上学,现在终于把你供出去了,你现在吃香喝辣的了,就不管弟弟妹妹了吗? 有这个道理吗? 没有! 对于庄超英来说,这是用一辈子来还,也还不完的恩义。 这也是庄家父母一次次把赶美的孩子把鹏飞往庄超英家里塞的理由,也是庄超英没有底气拒绝父母要求的原因。 贫穷把这家人牢牢捆绑在一起,一荣俱荣一损俱损,成了他们思想里的钢印。 也因为穷人家供一个人上学太难了,庄家供出了鹏飞母亲,她明明有技能,却没有把日子过好,就成了原罪。 她是一个失败者。 是庄家父母明明押对了宝,却输给命运的证明。 当我看到剧中黄玲还能逼着庄超英拿回自己的工资时候,几乎是哑然失笑的。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。 剧中庄家父母把庄超英的钱全存到自己的小箱子里。 现实中是不可能的。 现实中,庄超英的工资刚发完,三分之一就到了庄家父母手上,紧接着这三分之一的一半就会落到赶美一家人手里。 然后就像早晨的露水,被太阳一晒就蒸发了,就没了。 然后庄家父母生个病,再有个人情往来。 那点工资,也就没有了。 黄玲哭也好闹也好,再怎么逼,这个钱都是回不来的。 这才是穷人家最真实的写照。 赶美一家人才是那个隐形的最大的吸血虫。 他们对自己没有技能没有学历这个现实心安理得。 因为是父母没有培养好,所以他们一切的贫穷和苦难都是父母造成的。 父母应该对他们负责。 因为哥哥姐姐侵占了他的资源,所以哥哥姐姐也必须无条件让着他供养他。 看这部剧的时候,很多人都在骂庄家父母偏心。 几乎都忘记了赶美一家。 赶美一家心安理得享受父母对哥哥姐姐剥削来的利益,他们爬不起来,也不想爬起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。 庄家父母固然偏心、愚昧、重男轻女。 赶美一家也不干净,他们享受着做吸血虫的好处,却不用出来挨骂。 对于庄超英来说,那么难那么穷的情况下,父母咬着牙供自己读书,又读出成就来了。 粉身碎骨回报父母都是应该的。 自己的工资,给点给父母怎么了? 但,账不是这么算的。 他的妻子黄玲并没有受过庄家什么恩,没有理由陪着他受苦。 他的一双儿女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,没有理由陪着他往庄家跳。 庄超英明白这个道理吗? 他怎么可能不明白呢? 前一秒他还言之凿凿,黄玲跟着我受过苦吗? 比我小时候的怎么样? 后一秒被林武峰宋莹说破后就哑然,不说话,叹气。 黄玲逼着他回家拿钱,他知道该拿,也就拿回来了。 他和黄玲吵架,是恨黄玲吗? 是的,但他也恨自己。 恨自己没有能力赚更多的钱。 因为父母没有错,父母尽力了。 因为妻子没有错,妻子的好他也看在眼里。 每次黄玲不愿意、生气的时候,他也只好低声下气哄。 哄不好,父母那边又断断不能拒绝,于是就只能吵架。 吵架,是情绪的发泄,也是软弱无能的体现。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生活也不是爽文。 很多人人拼尽全力,也过不好这一生。 所谓赚钱,赚得往往都是窝囊费。 一天二十四小时,除了睡觉时候,都在呼吸窝囊气。 怎么办呢? 凉拌! 贫穷,有时候才是在这世上最大的罪。 最后说一句,这部剧拍得最现实的地方是。 黄玲她隐忍、贤惠、为丈夫和儿女奉献了一辈子。 苦都是她吃,所以她的脸永远是黄黄的,永远是憔悴的。 宋莹不隐忍不受气,注重自己的感受。 虽然她也有为家庭为丈夫为儿子牺牲的时候,但她就能过得更鲜亮更滋润。 现实就是这么现实。 发布时间:2024-11-12 17:33:08 来源:番茄网 链接:https://www.leida518.com/article/44413.shtml